发布时间:2015-11-20 10:31 发布人:万怡婷 访问量:
“够啦,你饿死鬼投胎呀?碗都快被你刨薄啦!快别扒拉啦!”朋友一边说一边抓住我的手不让我继续,我甩开她的手,夹起最后几粒米送进嘴里,回道“你懂什么,这叫粒粒皆辛苦!”说罢,起身离去,转身泪湿眼底,其实这叫粒粒皆想念!
记不得瞎子婆有多大年纪了,只知道她爱把满头银丝梳的顺顺贴贴,恨不得让停留的苍蝇摔跟头;喜欢把穿破了的露出脚趾的袜子补了又补,却又新袜子像珍宝般的藏在她出嫁时的新衣里;喜欢把床单扯了又扯,看不得有一丝褶子;最大的特点就是吃饭连汤都不放过,没错,连汤都不放过…
瞎子婆不是真瞎,只是严重的白内障让她几近失明,所以她不知道碗里还剩多少“残余势力”,每次吃饭都先用勺子打着转的刮出铁碗里那零星的几粒米,然后倒入滚烫的开水,上下左右依次震摇几番,待到碗里的汤汤水水与开水完美融合,再贴近嘴边,轻轻吹上两口,兹拉兹拉的喝的通响,饮罢,把嘴角挂的两个“小兵”也一并用手带入嘴里吃掉,才算是一次完美的吃饭体验!
瞎子婆住在离学校不远处的敬老院里,我一有时间就到食堂打上两个软的、肉多的、又不辣的菜去婆那里“蹭饭”。她爱吃肉是出了名的,为此还常常抱怨敬老院的院长黑了良心,天天用萝卜喂“兔子”,一点肉腥气都没有!为了这只爱吃荤的“兔子”,香菇馅的水饺和瘦猪肉是最常的“牺牲品”,在饺子的香气和鲜美的肉汤中,抠门的院长、老家的乡亲和学校的趣事成为最佳的调味料。
每次我去,奶奶总会用她的小锅煮上一小碗米饭,再热上孙子、儿媳们带来的菜,给我盛上满满的一碗,把“珍藏”了好些天的菜一个劲的往我碗里扒,“够啦够啦,碗里都装不下啦!”我一边说一边把他们偷偷地夹回奶奶碗里,然后故意把米饭嚼得很大声说:“婆,这肉饼汤好鲜啊!排骨味道好正宗!比我学校的好吃多啦!”当她发现碗里的菜怎么也吃不完时,就会把碗里的菜送回我碗里,没好气的“教训”我说:“欺负婆婆看不见是吧?我说怎么吃不完,这是留给你吃的!”“没哦,婆,我碗里还有好多,你看…”我顺势把碗靠近奶奶,那肉又回到了婆婆碗里,我窃喜,谁让婆婆看不见呢?
是啊,谁让婆婆的眼睛看不见呢?所以院长才会对她实施禁足令,十平米以外的世界,人也好景也好,和她全然无关。时间久了,她一个人独处时,或坐在门口的矮凳上,或缘床而坐,愣愣地发呆,头总会不由自主的上下摆动,有时打个盹,有时晒个太阳,有时把她那藏在鞋子里、用纸一层一层包好了的钱数了一遍又一遍…她几次让我带她去楼下转转,被院长拦下后一个人坐在那里生闷气…
本打算趁着那时天气好,借个轮椅带奶奶出去看看,后来期末考试那段时间我忙于复习,总想着等考试结束再去奶奶那里,一拖再拖,再回敬老院已是寒假之后,可那儿却再没有奶奶的身影。院长说,瞎子婆病了,病的挺严重的,所以被家里人接回去治疗,至于瞎子婆会不会好、会不会回来他不知道,也不肯告诉我奶奶的联系方式…而今,已有一年未见,不知您是否一切安好。我亦后悔最后那一次见面,我竟因考试的缘由匆匆离去,搪塞您说过几日会再来。忽地想起《目送》中的一段话: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子母女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,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地地方。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——不必追!”可,婆您连个背影都没留给我,多想再抱抱您、亲亲您、吃您做的水饺和肉丸、推着您去花园里听您说您小时候的故事…
有时,人总会有个固执的习惯去做某件事,比如爱吃绵绵的苹果,比如不喜欢床上有一丝褶子,比如吃饭连汤都不放过,我们不要不理解,实际上,他们是用那样一种方式去想念一个人,一个远去却在心头久久伫留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