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汇仁文化 > 员工天地
晚情
发布时间:2015-11-20 10:41 发布人:钟腾裔 访问量:
分享到:
六年相守,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。仅因一句承诺,他便挑起超越血缘的亲情重担,无悔无怨,默默付出,潜心耕耘这一份善行,从此大爱无疆,化雨无声,沁透心脾。
他叫公根华,南昌县八一乡八一村公巷组人,今年65岁。初次见面,他在田间劳作。光着膀子,7月里灼热的太阳将他的皮肤烤的黝黑,豆大的汗滴从额头冒出,顺着脸庞滴入庄稼地里。看见我们的到来,他显得有些拘谨,呆呆的伫在原地,村委干部跟他说明了来意后,紧锁的眉头稍稍有些舒展,憨憨地笑了笑算是示意问好。他中止了劳作,扛起锄头,佝偻着背,低着头,慢慢走在我们的前头,领我们去他婶婶家。同行的人肃静地跟随,刻意地放慢了脚步,让这身形单薄的老人走在前头引领我们。
一句承诺,一生守候
公根华婶婶的家位于公巷村最北头,一幢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,在风雨中勉强直立。公根华的婶婶(涂姺),五保户,今年87岁,膝下无子女。2007年老伴因病过世,临终前将其托付给公根华,公根华许诺叔叔会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婶婶。2009年6月的一天,当时81岁的凃姺干家务时不慎摔伤致背部琵琶骨断裂,公根华先后将其送至乡卫生院、县医院救治,由于年事已高,医治无效,以致无法行走坐立,生活不能自理。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,公根华的母亲也在这一时间病了,为了方便照顾俩位老人,他将婶婶接到自己家里,夏天,洗澡擦背;冬天,拾柴取暖。2010年公根华送走了自己93岁双目失明的母亲,照顾婶婶的重担却从不敢松懈,也未曾松懈。按他自己的话说婶子可怜,无儿无女,他不照顾,无人照顾。村委会的干部也曾提议将涂姺老人送至敬老院照顾,然而公根华拒绝了。他说:“只要有他一口饭吃,就有婶子一口。既然答应了我叔叔,我就会好好照顾我婶子,给她养老送终。”
2011年公根华的儿子成家了,本不宽敞的房子,让公根华为难了。无奈之下,公根华只能将婶婶送回她原先住处,在照顾上更尽心力。年事已高的涂姺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况,知道婶婶年轻时候爱干净的公根华,每晚起夜四五次,从自家走到婶婶家,看看蚊香是否灭了,老人被子是否妥帖,是否又尿床了。日复一日,风雨无阻,即使风霜雪雨天,公根华每天夜里像值班一样定时去看望。替婶婶做好一日三餐,浣洗衣物,打扫卫生,清理污秽物,这便是公根华除务农外的工作日常。
涂姺老人经常眼光湿润,喃喃地对公根华说:“婶子前世有罪,拖累了侄子,倒是早些解脱为好,可怜了你(公根华)。”公根华总是安慰老人,今生能成为亲人是一份缘,人都是要各自扶持,谁没有个俩病三痛,别想太多……..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
公根华有1子2女,对于老人照顾叔婆的事情,起初是不理解的。公根华早年丧妻,抚养他们三人本就不易,现在本该到了享享清福,颐养天年的年纪了,却要挑起这样的重担,他们不忍心。于是经常劝父亲将叔婆送至敬老院,但公根华始终没有答应。思想工作没做通,子女们打算以“冷战”的形式逼父亲就范,然而公根华依旧“我行我素”尽心尽责照顾婶婶。子女们商议决定唯一能让父亲担子减轻一点是支持父亲,协助父亲照顾叔婆。就这样,三个子女一有时间就替父亲照顾叔婆,离家较远的女儿两个星期回来一次替父亲照顾叔婆,儿子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往叔婆家里坐坐。起初由公根华一人的坚守,现在成了全家孝心大联盟。周边的邻里也被他们的善行善举感动,自愿加入了志愿帮扶的队伍中来。
天意怜幽草,人间重晚情。

 

     版权所有:OB欧宝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传真:0791-88161891         赣ICP备17015601号-1
     公司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昌东镇瑶湖西七路55号 汇仁医药(OB欧宝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)